繼色彩與通用設計之討論後,其實「材質」也是設計師可以多思考的面向,一般說來使用對人體與環境無害的材質已經是產品開發最基本的考量,若設計師能巧妙的運用材質的特性,提供使用者「安全」、「舒適」與「便利」的享受是最好不過的,以下與各位分享幾個特別或是經典的案例:
1990年成立於美國的OXO公司(http://www.oxo.com/)便是以善用材質與開發通用設計商品而聞名,OXO公司主要是販賣廚房用具,具有很完整的產品線,OXO之創立只是源於一些很簡單的問題:「為什麼傳統的廚房用具會帶來意外與傷害?」、「」什麼廚房用具不能讓我們簡單、輕鬆的來使用?」該公司最有名的就是GOOD GRIP系列,翻成中文應該就是”好拿、好用”的意思。
下圖左邊的削皮刀來說(由smart design 公司設計),不銹鋼刀片可削除最硬的果皮表面,也同時注意到了更換損耗刀片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但是最特別的部份是:把手握持的部分利用有緩衝、止滑的橡膠材質,提供使用者柔軟舒適的手感。
另外像是可以從上方讀取刻度的量杯,不只是方便,也注意到在做菜時雙手難免弄得油膩膩地,因此設計師讓把手處的橡膠握把做了表面處理,降低因光滑接觸面而手滑的機會,真是體貼到家不是嗎?
在2007年「UD 50 通用設計商品選」中,由西屹設計公司所設計的”彈性瓶蓋”,利用矽膠的彈性讓瓶蓋能夠適用在不同口徑的玻璃瓶、寶特瓶等,也是一項通用設計詮釋佳作!此產品同時也得到2006年國家設計獎的通用設計特別獎。另外也來看看由桔思創意設計公司所推出的HolaOla桌上調味罐系列,由於設計師觀察到在派對、宴會中開開關關調味罐是一件麻煩的事,因此想到了利用具彈力的材質,讓使用者可以輕鬆地使用單手擠壓罐身兩側,便可使得糖罐開口打開,如此一來便可以解決了這個問題,讓調味罐能更輕鬆、方便使用。
在此也與各位分享2008年在台北市所舉辦的「UD台北˙城市探索隊[1]」活動中,提出幾個通用設計環境可以關注材質應用的面向:
恰巧去年舉辦當天是颱風日,雨天及濕滑路面提供了最好的驗證情境,參與探索隊的輪椅使用者分享了許多不為大眾所知的心聲:其實戶外的扶手為了耐風吹雨淋幾乎都採用不銹鋼的材質,事實上暴露在戶外的扶手可說是夏日燙手、冬日凍手,為了協助移動他們也只能夠忍受這些不適;另外一般人都知道當公共空間有高低差、階梯,對使用輪椅者來說最好就是提供斜坡來增加他們的方便性,然而一碰上雨水後這些斜坡反而讓他們難以施力,甚至帶來”倒退嚕”的危險,其實有最簡單、不花大錢的補救方法便是加上防滑貼條,讓坡面不是完全光滑的即可;另外也有隊員發現到捷運的入口處貼的都是光滑的磁磚,一但遇上雨水便濕滑帶來滑倒的危險(這也是居家意外名列前茅的問題呢!),好在這個問題似乎也只可以改貼透水鋪面,或是改善施工法就可以解決。
事實上有許多創新的作品只是小小的改變機構或是材質,便帶來更多的方便與好處,因此設計師可以在設計前期便與你們的使用者進行對話,找出最好的設計方案,讓你的產品可以提供更多的人使用、便利也體貼更多的使用者。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Design without user 就是Design of no use”,因此若設計過程沒有使用者的參與,很可能你設計的東西就不是給人用的,也與各位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