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設計關心的是為「多數人」需求進行設計,這些人可能是社會上的老人、婦女、身心障礙人士、暫時性失能者等,但是從地球一村的角度與設計是商業活動兩個觀點來看,設計只服務了有社經條件與能力的10%人口,其他生活貧苦、環境落後的族群卻被略過。其實一個願意為多數人服務的設計師,願意提出更貼近人類生活需求的設計,不論他是否具有基本的經濟基礎。
近年來一些具社會責任的設計師,已經開始選擇為負擔不起設計費的使用者服務,思考如何透過設計來解決地球上大部分窮困人口的問題,他們透過在非營利組織當義工幫助這些族群自給自足,或專任於人道主義(Humanitarian Design)與永續發展的設計專案,提供其他90%的人口各種衛生、教育、醫療、安全等面向的設計提案。
在2007年紐約的Cooper-Hewitt, National Design Museum 進行一個非常有意義,名為Design for the other 90%[1]的展覽,展出一系列專門針對世界上貧窮人口所做的相關設計,以解決他們生活上面臨的問題,這些產品有幾個特色,包括簡便實用、價格低廉;利用簡易的技術,便能夠幫助貧困人口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自這個展出之後,Design for the other 90%議題得到社會各界的討論與反思。 (圖片來源:Design for the Other 90%, catalog cover. Photograph by Vestergaard Frandsen; design by Tsang Seymour Design.)
事實上,這個主題與台灣有關、一個大家都知曉的案例是:廣達電腦與MIT合作生產百元電腦OLPC, OX[2]的專案: